近日,增城区公布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共有79项入选。其中,小楼镇有7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北园挂绿荔枝的传说、仓沮圣庙开笔礼习俗、冬节习俗、邓山打榄习俗、盒箩手工艺、腊圃虾堆制作技艺、芋仔糍制作技艺。
近日,增城区公布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共有79项入选。其中,小楼镇有7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北园挂绿荔枝的传说、仓沮圣庙开笔礼习俗、冬节习俗、邓山打榄习俗、盒箩手工艺、腊圃虾堆制作技艺、芋仔糍制作技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相关资料图)
小楼镇这7个非遗项目
类别:民俗
小楼镇邓山村乌榄树的树龄基本在200年以上,每年5月,乌榄树开始挂果,果实慢慢长大成熟,从青绿色转变成紫色,呈卵状长圆形,长26-32毫米,直径15-17毫米,熟透的乌榄甚至油亮发黑。由于乌榄树极其高大,并且枝繁叶茂,需要定睛细看才能发现藏在树叶中的乌榄果。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便是乌榄开始成熟的时候,村民会开始陆陆续续打榄,其采摘期为一个月左右。由于树身高大,采摘只能拿着三四米的长竿爬上树干打乌榄。据榄农梁伯成回忆,家中三代人都是以种植乌榄、打榄为生,传统的采收方式是用竹竿打落榄果,延续打榄文化。
类别:民俗
开笔礼,是古代读书人人生四大礼之一,俗称“破蒙”。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仓颉像。小楼腊圃赖氏家族自古重视后辈的品行教育,注重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故在仓沮圣庙开设“开笔礼”。自元代到清朝,每年8月份举行开笔礼,代代相传,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学子考取功名。
类别:民间文学
“北园绿”荔枝树位于陈桥头村西北面的大冚岭,2017年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检测,被确定为原种实生山枝(未经嫁接和圈枝)挂绿新品种——北园绿。
北园绿的传说故事众多,其中北园绿荫传心学、北园绿下学有成、女姐寻味北园绿等故事是桥头村历史情感的重要载体,不仅以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历史,而且给读者们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更为桥头村今后的农业和旅游开发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北园绿”民间故事传说不仅丰富了增城的民间文化内容,还为增城的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元素,助力增城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类别:民俗
小楼镇广府村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又称冬节,俗称“过冬”,历来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
自唐朝至今,小楼镇延续着过冬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贡品等。在乡村,还会祭祀天神、土地神,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冬至时节的习俗是吃冬至角,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角,不仅自家吃,还会赠送亲友表示祝福。
类别:传统技艺
小楼镇江坳村是增城唯一一个纯人工编织盒箩的村庄,小楼镇盒箩代代相传,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江坳村传承人邱土桂家里发现的一个盒箩,顶盖内侧用毛笔写着“戊寅年”字样,盒箩盖内还写有“云山”二字。汇聚年岁痕迹的盒箩讲述着江坳村盒箩的变迁历史,世代相传。盒箩手工艺曾经风光一时,20世纪50、60年代曾远销至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至今,在小楼镇许多年轻人的婚礼上,依然能见到盒箩身影。
类别:传统技艺
小楼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以食为天”的小楼人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始创众多的美味佳肴,早在明清时期,腊圃村民就已始创出虾堆这种小吃,当时在腊圃、二龙两个墟市均有摊贩制作售卖。20世纪60年代,时年20岁的小楼镇腊圃村民赖水容就已经在腊圃开设摊档,制作经营以虾堆为主打品种的茶果。而后,其女儿赖克梅相继接棒传承,将制作虾堆的传统技艺保存至今。
类别:传统技艺
芋仔糍,顾名思义是用芋仔制作成的糍粑状风味小吃。它的用料并不复杂,而关键在于手工,纯手工研磨芋头所制作出来的风味,是机器永远取代不了的。一道正宗的“芋仔糍”,可谓是农耕时代的历史印记。
从前,芋仔作为当地一种主食,但只是简单蒸熟食用较为乏味,于是便出现了芋仔糍的做法,腊圃村各家各户都会制作。腊圃村金稻香海鲜酒家创始人赖泽良始终没有遗忘这个小时候的味道,在保留水蒸的传统做法的同时,他将芋仔糍的做法优化,推出加入腊肉煎制的香煎芋仔糍,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喜爱。
截至目前,小楼镇共有12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外5项分别是何仙姑与挂绿传说、舞麒麟、增城传统木雕、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增城迟菜心民俗。
据悉,小楼镇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挖掘小楼人文资源,进一步推动文旅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实落细。
消息及图片来源:小楼镇综合服务中心
通讯员:陈林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