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帮联盟

编者按:潮新闻记者帮观察到,一些危害儿童身心安全的隐患始终仍藏匿在校园周边的小卖部、文具店、玩具店内。为此,潮新闻记者帮联盟推出策划,聚焦儿童安全,在浙江省内多个市区县校园周边小店进行探访监督,试图通过媒体力量,进一步维护儿童身心权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学校门口销售过期临期零食

三无产品令人担忧

5月29日,在杭州市上城区,潮新闻记者走访了董家桥路旁的几家小店,面向学生销售的零食基本以糖果类和辣条类食品为主,小包装售价一般在一元左右。其中,一家上城区天杭教育集团兰苑小区校门口位置的小店货架上,记者发现了名为钻石戒指糖的一袋糖果,商标为好心情,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是2021年3月,背后文字信息写明食品保质期为24个月,过期时间是2022年3月份,按照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显示,这包糖果早已经过期,却仍然在售卖。记者观察到,同一批次的糖果一共有五袋,挂在货架最前方,很是显眼,都已经过期。

生产于2021年3月已经过期的糖果。图片为购买后拍摄

生产于2022年9月即将过期的零食。图片为购买后拍摄

记者很快又在这家店内,发现了名为老长沙豆腐的一袋零食,商标为思湘记,包装上的黑色标识显示它于2022年9月生产,背后文字显示商品的保质期为9个月,以记者走访当天(5月29日)计算,这份豆腐零食还有几天就要过期了。除此之外,记者也发现,货架上还存在不少一到两个月就会过期的糖果等零食。

小包装的过期临期食品,在学校周边的小店内并不鲜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五”产品也并未销声匿迹:5月30日,潮新闻联盟记者走访了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中心小学周边,在银安街上的小卖部内,发现了三无产品的踪迹。

学生们正在专心地选购辣条、代可可脂巧克力、汽水等零食,记者在小店内转悠了几圈,高6层的货架上摆放着大量食品,部分产品,会直接摆放在地上。其中,一些零食食品外包装已经渗出红油,摆放在角落里的食品上落满了灰尘。

记者随意拿取一些零食,查看产品包装,发现食品厂名、厂址、配料表、产品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等标签标识,发现内容缺失不全,有些标注内容印刷字体模糊,甚至无法仅凭肉眼辨识。

在路北街道中心小学附近的另一家小店内,地面上的纸盒内,摆放着许多外形类似食品的玩具,如“菠粒心棒冰”“山楂茶”等玩具,内部装有饮料模型等微型玩具,但细细查看,包装上除了一个“QS”标志外,无任何生产厂家和质量认证信息,亦无相关产品授权信息。

5月31日,潮新闻记者在杭州市滨江区官河公寓旁西兴小学附近的一家面向学生的小店内,发现了名为巴拉拉渲染起泡胶的产品,记者四处查看,未看到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等信息,除了名字,这款起泡胶包装上无任何信息透露。

小零食添加剂一长串

辣条是食品添加剂“重灾区”

5月31日,当潮新闻记者来到滨江区西兴小学旁的另一家小店内,店内售卖小玩具,小零食,小文具,门口的零食筐里标注着“五毛区”、“一元区”、“一元五毛区”。不同价格对应着不同包装口味的零食,记者发现,五毛区、一元区中,辣条、干脆面、膨化食品集中。

随意拿取一个名为小辣棒的辣条产品,可以清楚地看到配料中一长串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丙三醇……)记者数了一下,添加剂多达9种。再选一种辣条,名为kk星的辣条,添加剂达到近20种,其中包含红曲红、红曲黄色素、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栀子黄等等。

几乎每包辣条背后,都会标注添加剂,后面是一长串的剂量名称。

辣条是学校附近小店热爱售卖的零食。据了解,辣条一般采用油浸或油炸的方式加工以增强口感,而为了让辣条看起来更诱人,食品添加剂必不可少。这样制作的辣条,在消费市场中一直被认为是“垃圾食品”,高盐高油,还曾多次被检出食品安全问题。

那么,非辣条类,情况是否好转?记者随机拿取了一个名为脆皮甜筒的甜品类小零食,包装后方仍出现了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特丁基对苯二酚等8种添加剂。干脆面的添加剂相对少一点,但是也有两三种。

在浙江丽水龙泉,潮新闻记者帮联盟记者也在走访中发现,价格低廉的辣条、各式各样的廉价休闲食品充斥着学生课余时光,这些“五毛食品”因其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的青睐。在龙泉市东升小学附近的一家超市内,挤满了前来挑选辣条的学生,一名学生更是一次性购买了5袋辣条。在江南小学附近,傍晚一放学,孩子们就跑到学校对面的超市,选购心仪的五毛或者一块的零食。

记者在学校周边小店随机购买的几种“辣条”

记者发现,大部分辣条的生产地多为湖南、河南,虽然都标注了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产品包装大多粗陋,有的辣条包装封口处还残留了辣椒油渍,牛肉棒和小豆筋的食品添加剂都超过了15种。

在记者购买的几份辣条中,查询其生产商家,有几家确实在前几年存在一些产品抽检不合格的问题。

2022年10月1日,《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QB/T 5729-2022)实施,标准对调味面制品的定义、原料要求、污染物限量等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辣条生产应减盐、减油。但因为加工过程等众多环节的安全隐患,辣条对于小朋友来说,安全隐患还是远超出其营养价值本身。

小店惊现炸包等危险玩具

不良儿童玩具风险何其多

食品安全已经令人心惊,炸包等央视点名的“危险玩具”竟然也隐藏在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内。

今年3月19日,新华社官微微信引用“央视财经”的报道,以“短时间内或可致命,这种网红玩具可能产生‘急性剧毒’”为题,提醒中小学周边文具店可能出售的“炸包”玩具,存在巨大的危险。

“炸包”玩具的外形酷似方便面中的调味包,在“炸包”内,隐藏着一个小塑料袋,用手捏破后,“炸包”会在三秒内迅速膨胀,产生爆炸效果。塑料袋里的包透明液体PH值为1,属于强酸。捏破塑料袋后会和粉末产生酸碱反应,形成炸弹爆炸效果。由于“炸包”玩具中的液体强酸和固体碱很难以完全融合,因此炸包爆炸后还会残留一些强酸,在爆炸中飞溅出来。而强酸是有腐蚀性的,如果溅到孩子的身上或眼睛里,后果不堪设想。

潮新闻记者在滨江区西兴小学旁的小店内,试探性询问是否有炸包玩具,店主立即从背后拿出一排炸包玩具,“你是听别人说我这里有的吗?五毛钱两个,你要几个呀?”记者观察到,店主手里所拿着的炸包玩具已经售卖了一些,余下七八个,当记者买完炸包之后,店主又将炸包板放回了身后,藏了起来。

在杭州市上城区濮家井路上,潮新闻记者在濮家小学附近的小店中看到“抱抱奶”,模样很像是饮品,但这是一款软泥类玩具。记者留意到在货架上,放着不少“水晶泥”“假水”等软泥类产品。

一款名为“蛋仔派对潮品抱抱奶”的产品上,没有任何关于产品的其他说明,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执行标准、材质主要成分等关键信息,也并未标明警示语标志、适用年龄等。

近几年,“水晶泥”等软泥玩具因为其颜色绚丽、可玩性高等特性颇受儿童喜爱,但是相关的案件也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像“水晶泥”“假水”等此类产品,为了增加其可塑性,其中很有可能添加硼砂。而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极大,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致死剂量为15~20克,而儿童的致死量仅为5克。

记者随机购买的三种软泥类玩具

该产品上无任何产品信息

记者在货架上发现了一款名叫“泡大豆”的玩具产品。什么是“泡大豆”?记者了解后发现,这种玩具也被称为“海洋宝宝”或“水宝宝”,放在水里就慢慢膨胀、变大。

玩具“泡大豆”,该产品上无任何产品信息

记者购买的这款产品上,既没有产品名、生产厂家、主要成分等信息,也没有任何警示标语。这种色彩鲜艳具有弹性的小球很容易被儿童误以为是糖果而误食,此前,因为误食而造成的案件已经发生了不少。日本于2023年5月16日通过了《消费生活用产品安全法施行令的部分修订案》,法规生效后,像“海洋宝宝”这类吸水树脂制成的吸水性玩具将禁止上市销售。除了误食风险,“海洋宝宝”这类玩具可能含有丙烯腈或丙烯酸酯,此二者皆有一定毒性,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记者走访种种发现,仍显示学校周边小店内儿童食品玩具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后续,潮新闻记者帮联盟将对接浙江省内各市区县监管部门,持续聚焦儿童身心安全,如果你有相关信息,也欢迎点这里爆料给我们。

(潮新闻记者帮联盟 记者 章然 梁亮 周娜 丽水龙泉融媒体记者 周彩萍 台州路桥传媒中心 曾智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